拔牙后不能吐唾液,主要是为了避免破坏血凝块、减少伤口刺激和防止继发出血。血凝块对伤口愈合至关重要,吐口水可能导致其脱落,引发干槽症或感染,同时口腔压力变化会干扰愈合过程。
-
保护血凝块
拔牙后牙槽窝会形成血凝块,覆盖创面并促进愈合。吐口水时产生的吸力或压力可能使血凝块移位或脱落,导致牙槽骨暴露(干槽症),引发剧烈疼痛和延迟恢复。 -
降低感染风险
唾液含有细菌,反复吐口水会将细菌带入伤口,增加感染概率。吞咽唾液能减少伤口与外界环境的接触,维持相对清洁的愈合环境。 -
避免刺激出血
吐口水时口腔内压力变化可能刺激血管重新出血,延长止血时间。术后24小时内尤其需避免用力吐唾、漱口或吮吸动作,以保持伤口稳定。
拔牙后应让唾液自然吞咽,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及剧烈运动。若唾液带血丝属正常现象,无需紧张,但持续大量出血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