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老是分泌口水是正常生理反应,主要由麻醉作用、创口刺激和吞咽困难三大因素导致。这种现象通常在术后1-3天逐渐缓解,通过轻柔护理和避免刺激可有效改善。
- 麻醉药物影响:局部麻醉会暂时抑制口腔感觉神经,导致唾液分泌未被及时感知和吞咽。随着药效消退(约2-4小时),此现象会减轻。
- 创口刺激反应:拔牙后形成的血凝块会刺激唾液腺反射性分泌更多口水,以清洁和保护伤口。这种机制通常在创口愈合初期(24-48小时)最明显。
- 吞咽动作受限:术后肿胀和疼痛可能使患者减少吞咽频率,导致口水积聚。建议通过轻咽缓解,避免用力吐口水以免破坏血凝块。
- 心理与炎症因素:紧张情绪可能加剧唾液分泌,而局部炎症反应(如充血)也会刺激腺体。冷敷和放松心态有助于缓解。
提示:若口水分泌伴随持续出血、发热或异味,需及时就医排查感染。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或进食刺激性食物,优先选择温凉流质饮食以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