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和蛀牙本质上是同一种疾病,只是名称不同——龋齿是医学术语,蛀牙是通俗叫法。两者均由细菌、饮食、牙齿结构及时间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表现为牙齿变色、龋洞形成甚至疼痛。
核心要点
-
名称差异
龋齿是医学规范名称,强调病理过程;蛀牙是民间俗称,因牙齿表面腐蚀后形似虫蛀而得名。 -
临床表现一致
初期表现为牙齿脱矿(白垩色斑块),逐渐发展为龋洞,伴随冷热敏感或疼痛;严重时引发牙髓炎,导致剧烈疼痛或牙龈肿胀。 -
致病因素相同
- 细菌作用: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等产酸腐蚀牙齿。
- 饮食影响:高糖食物加速细菌繁殖和酸蚀。
- 牙齿条件:排列不齐或清洁死角易残留食物残渣。
-
防治方法无差别
无论称龋齿或蛀牙,均需及时治疗(如补牙),并注重日常口腔清洁、减少糖分摄入及定期检查。
总结:名称不同但本质相同,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避免因拖延导致更严重的口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