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职工缴纳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在内的“五险”。单位不能仅缴纳社保和医保,还需依法缴纳其他险种。
1. 社会保险法的规定
《社会保险法》第六十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职工个人也应承担部分缴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
2. 劳动法的要求
《劳动法》第七十二条进一步强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履行缴费义务。这表明,单位无法选择性地仅缴纳部分险种,而是必须全面履行法定责任。
3. 五险的重要性
- 养老保险: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
- 医疗保险:提供医疗费用报销和保障;
- 工伤保险:覆盖职工因工受伤或患职业病;
- 失业保险:为失业人员提供经济补助;
- 生育保险:保障女职工生育期间的基本生活和医疗费用。
4. 违法后果
若单位未依法缴纳全部险种,将面临以下后果:
- 行政处罚:可能被责令限期补缴,并加收滞纳金;
- 法律诉讼:劳动者可依法提起诉讼,要求单位补缴;
- 影响信誉:单位可能被列入失信名单,影响商业合作。
总结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为职工缴纳“五险”,不能仅缴纳社保和医保。这不仅是对职工权益的保障,也是单位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若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将面临法律制裁和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