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报销后
免赔额的计算规则涉及医保报销和商业保险理赔两个环节,具体说明如下:
一、免赔额的基本定义
免赔额是指在保险事故发生后,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医疗费用金额或比例,超过该额度后保险公司开始赔付。例如百万医疗险常见的1万元免赔额,指扣除医保报销后自费部分超过1万元的部分由保险公司承担。
二、免赔额与医保报销的关系
-
医保报销不计入免赔额
医保报销的金额属于被保险人的自费部分,需先由被保险人承担,医保报销后再由保险公司对剩余部分进行赔付。
-
免赔额的适用范围
-
绝对免赔额 :无论医保报销多少,均需先扣除固定金额(如1万元)后再计算赔付比例。
-
相对免赔额 :通常以医保报销后的自费金额为基数,超过该基数一定比例后开始赔付(如80%免赔额)。
-
三、实际理赔计算示例
假设某人医疗费用共4万元,医保报销70%(即2.8万元),剩余1.2万元:
-
扣除医保后自费金额 :4万元 - 2.8万元 = 1.2万元
-
扣除免赔额 :1.2万元 - 1万元 = 0.2万元
-
保险公司赔付 :0.2万元 × 报销比例(如100%)= 0.2万元
最终自付金额:1.2万元 - 0.2万元 = 1万元
四、其他注意事项
-
免赔额可调整 :部分高端医疗产品允许调整免赔额,免赔额越高保费越低。
-
续保影响 :若免赔额过高,可能影响续保条件。
免赔额是在医保报销后计算,用于进一步限制保险公司赔付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