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蚌埠,社保基数 10600 并不对应特定档次划分。社保基数通常在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 60%-300% 间确定,用来计算社保缴费金额,并非简单分档设置。以下从几方面详细说明:
- 社保基数确定规则:安徽省依据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核定社保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2024 年,以 2023 年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7044.38 元 / 月为参照,确定当年社保缴费基数上限为 21133 元 / 月(7044.38×300%),下限为 4227 元 / 月(7044.38×60%) 。若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在上下限区间,就以该平均工资作社保缴费基数;若低于下限,按下限 4227 元 / 月缴费;若高于上限,按上限 21133 元 / 月缴费。比如,某职工 2023 年月平均工资 3000 元,低于下限,2024 年社保缴费基数为 4227 元 / 月;若月平均工资 25000 元,高于上限,2024 年社保缴费基数为 21133 元 / 月 。10600 元在 4227 元至 21133 元的区间内,若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是 10600 元,那 2024 年其社保缴费基数就是 10600 元。
- 与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档次区别: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在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 60% 至 300% 间选缴费基数,缴费档次更具选择性。如蚌埠自 2020 年 1 月 1 日起,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在原两档基础上,按 2018 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 80%、150%、200%、250% 和 300% 增设五档,共七个档次,各档次对应不同缴费金额 。但这是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特定分档,与职工社保基数确定方式不同。职工社保基数依职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结合上下限确定,并非按此类档次选择。所以 10600 元社保基数不适用于灵活就业人员这种分档体系。
- 社保基数对缴费影响:社保缴费由社保基数和缴费比例决定。以养老保险为例,企业和职工各缴费 16% 。若社保基数 10600 元,企业每月为该职工缴养老保险 10600×16%=1696 元,职工个人每月缴 10600×16%=1696 元 。不同险种缴费比例有别,像医疗保险企业和职工各缴费 10%,失业保险企业和职工各缴费 0.5% 等 。社保基数变动,缴费金额随之变。若社保基数上调,企业和个人缴费增加;若下调,缴费减少。
安徽蚌埠社保基数 10600 元是依据职工工资及全省平均工资上下限确定的具体缴费标准,并非对应传统意义的档次。了解社保基数确定规则,对职工明晰自身社保权益、企业准确核算社保成本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