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治疗核心在于抑制胃酸、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保护黏膜,并配合生活方式调整。对于并发症或难治性病例,需考虑内镜或手术干预。以下是具体治疗要点:
-
药物治疗
- 抑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是首选,能高效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可作为替代。
- 抗Hp治疗:四联疗法(PPI+铋剂+两种抗生素)是根除Hp的金标准,疗程通常为10-14天。
- 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可覆盖溃疡面,减少胃酸侵蚀。
-
内镜与手术治疗
- 内镜止血:适用于溃疡出血,采用电凝、钛夹或局部注射止血。
- 手术指征:穿孔、梗阻或大出血内科无效时,胃大部切除术是常见术式。
-
生活方式调整
- 饮食:避免辛辣、酒精、咖啡因,选择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
- 习惯:戒烟、规律作息、减轻压力,避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滥用。
-
随访与监测
- 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胃镜,确认Hp根除及溃疡愈合情况。
提示:个体化治疗是关键,患者应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方案。若出现呕血、剧烈腹痛等急症,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