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眩晕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辨证施治、食疗药膳、穴位刺激等方法缓解症状并改善体质。 关键方法包括:饮食调理(如荷叶粥化痰湿、五月艾煮鸡蛋补气血)、药枕脐疗(夏枯草药枕平肝阳、黄芪敷脐补气血)、运动调养(太极拳疏通经络)以及情志管理(避免情绪过激诱发肝阳上亢)。
-
辨证施治:眩晕分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等类型。肝阳上亢可用天麻钩藤饮平肝潜阳,气血亏虚推荐归脾汤补益心脾,肾精不足则选左归丸滋补肾阴。日常可按摩涌泉穴、太溪穴辅助调理。
-
食疗药膳:
- 肝阳上亢:芹菜瘦肉汤清热平肝,槐花菊花茶降火明目。
- 气血亏虚:黄芪当归炖母鸡补气养血,何首乌煮鸡蛋改善血虚头晕。
- 肾精不足:黑芝麻核桃膏填精补肾,杜仲猪腰汤温补肾阳。
-
外治疗法:
- 药枕(菊花、夏枯草)缓解肝阳上亢型眩晕;
- 吴茱萸贴敷涌泉穴引火下行;
- 艾灸足三里、气海穴增强脾胃功能,减少痰湿生成。
-
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耗伤肾精,适度运动如八段锦促进气血流通,保持情绪平稳以防肝气郁结。
眩晕调理需长期坚持,严重者应结合中医师指导。通过综合干预,既能缓解症状,又可从根本上改善体质,减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