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叶片出现黄斑,大概率是真菌性病害(如叶斑病、锈病或灰斑病),具体需结合病斑形态判断:叶斑病表现为椭圆形凹陷斑(中央枯黄、边缘红褐);锈病初期为黄色粉状斑点;灰斑病则呈现灰白色椭圆形斑块。这三种病害均会导致叶片枯黄甚至整株死亡,需及时防治。
病害特征与判断
- 叶斑病:病斑平行叶脉扩展,湿度大时产生墨绿色霉层,常见于连作、氮肥过量地块。
- 锈病:低温高湿易发(10-23℃),病斑呈橙黄色锈粉状,严重时叶片布满锈斑。
- 灰斑病:病斑两面生灰黑色霉状物,多因田间湿度过大或通风不良引发。
防治措施
-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如大红皮蒜),轮作非葱蒜类作物;控制种植密度,增施磷钾肥;及时清理病残体,减少菌源。
- 化学防治:
- 叶斑病:发病初期喷施代森锰锌、咪鲜胺,间隔7-10天,连续2-3次。
- 锈病:选用三唑酮、戊唑醇等三唑类药剂,交替使用避免抗药性。
- 灰斑病:喷洒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重点喷施叶片正反面。
关键提示
早春和雨季是高发期,需提前巡查;避免大水漫灌,降低田间湿度。若黄斑伴随腐烂臭味,可能是细菌性软腐病,需改用春雷霉素等细菌性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