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麦条锈病的农药选择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生育期阶段及防治目标综合判断,以下为常用有效药剂及使用建议:
一、主要推荐药剂
-
三唑酮类
-
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推荐用于大面积种植,亩用量40-50克,兑水40-50公斤喷雾,重点喷施拔节期和孕穗期病叶。
-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亩用25克,同样适用于关键生育期。
-
-
丙环唑类
-
20%丙环唑乳油 :亩用8-15毫升,喷雾防治。
-
25%丙环唑可湿性粉剂 :亩用33毫升,适用于病情较重时。
-
-
戊唑醇类
-
12.5%氟环唑悬浮剂 :亩用30-40毫升。
-
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 :亩用10-20克,需配合喷雾设备使用。
-
-
其他有效药剂
-
15%三唑酮拌麦种 :适用于春播小麦,15克拌50公斤麦种。
-
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g拌麦种150kg :适用于大规模播种。
-
氟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 :单剂或复配制剂,间隔7-10天再施药一次。
-
二、防治关键期与剂量
-
初侵期 :病叶率5%-10%时喷药1次,病情重可间隔15天再施。
-
孕穗至抽穗期 :需重点保护穗部,建议增加喷药频次。
三、科学用药原则
-
轮换用药 :避免连作,推荐复配制剂如戊唑·咪鲜胺、烯肟·戊唑醇等,提高防治效果。
-
安全间隔期 :与小麦生长周期同步,避免过早或过晚施药。
-
喷雾技术 :优先使用机动弥雾或植保无人机,确保均匀覆盖。
四、注意事项
-
优先选择低毒、高效药剂,如三唑酮、丙环唑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配药时注意安全防护,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装备。
通过合理选择药剂、科学施药及轮换用药,可有效控制小麦条锈病,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