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溃疡病属于细菌性病害,由黄单胞杆菌属细菌引起,具有以下特征:
-
病原与传播
病原为黄单胞杆菌,通过风雨、昆虫、农具等近距离传播,远距离传播主要依赖带病苗木、接穗和果实。
-
发病规律
-
季节性 :高温高湿天气易暴发,春梢和幼果受害最严重,其次是秋梢。
-
病程 :潜伏期3-10天,叶片先出现针头状油渍斑,逐渐发展为灰白色火山口状溃疡,严重时导致落叶、落果。
-
-
危害与防治
该病是柑橘的“八大病害之首”,每年损失超5亿元,主要危害叶片、枝梢和果实,降低光合作用效率,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防治需结合生物、化学及生化手段,如使用植物源杀菌剂(乙蒜素)、土壤消毒、轮作等。
柑橘溃疡病是柑橘种植中需重点防控的细菌性病害,需综合管理措施降低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