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子长溃疡通常是指肠道黏膜发生破损和炎症的病变,最常见的是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这两种炎症性肠病(IBD)。关键亮点包括:①好发于20-40岁人群;②典型症状为反复腹痛、腹泻、血便;③需通过肠镜确诊;④可能引发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⑤需要长期规范治疗。
-
发病原因
肠道溃疡主要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当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肠道黏膜时会导致溃疡形成。遗传因素、肠道菌群失衡、长期精神压力、高脂饮食等都是诱发因素。吸烟会加重克罗恩病但可能缓解溃疡性结肠炎。 -
典型症状表现
左下腹绞痛伴随里急后重感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典型症状,克罗恩病则多出现右下腹痛。两者都会出现黏液脓血便,严重时每日腹泻可达10-20次。约30%患者会出现肛周病变如肛裂、肛瘘。部分患者伴有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 -
诊断方法
结肠镜检查是金标准,可直接观察溃疡形态并取活检。溃疡性结肠炎多从直肠开始连续向上蔓延,可见黏膜充血糜烂;克罗恩病呈跳跃性分布,可见鹅卵石样改变。血液检查常见贫血、C反应蛋白升高,粪便钙卫蛋白检测有助于判断炎症程度。 -
常见并发症
急性发作可能引发中毒性巨结肠(腹胀、发热、心动过速),需紧急手术。长期溃疡会增加结肠癌风险,患病10年后癌变率约2%,20年后达8%。其他并发症包括肠道狭窄、瘘管形成、营养不良等。 -
规范治疗方案
轻度发作可用5-氨基水杨酸制剂,中重度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用于维持缓解,生物制剂(抗TNF-α药物)对难治性病例有效。出现大出血、穿孔或癌变需手术切除病变肠段。患者需终身随访,每1-2年复查肠镜。
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腹泻伴血便应及时消化科就诊,确诊患者要严格遵医嘱用药。日常需保持低渣饮食,记录排便情况,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掩盖病情。妊娠期患者病情稳定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正常怀孕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