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迂曲延髓受压是一种罕见的神经血管疾病,由椎动脉走行异常(如迂曲、扩张或畸形)压迫延髓,导致局部缺血或神经功能障碍。 关键表现为头晕、肢体麻木、共济失调等,易被误诊为颈椎病或脑卒中,需通过MRI等影像学确诊。
-
病因与机制
椎动脉迂曲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动脉粥样硬化或高血压相关。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迂曲的椎动脉直接压迫延髓,影响神经传导和血流供应,引发症状。 -
典型症状
根据受压部位不同,表现多样:- 运动障碍:肢体乏力、行走不稳;
- 感觉异常:手足麻木、面部刺痛;
- 自主神经症状:高血压、眩晕或睡眠呼吸暂停。
-
诊断与鉴别
需结合临床与影像学(如MRI/MRA),排除脑卒中、肿瘤等。重点观察椎动脉走行是否压迫延髓,部分病例需动态体位扫描确认压迫程度。 -
治疗与管理
- 保守治疗: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改善循环(银杏叶片);
- 手术干预:严重压迫者需血管减压术,但风险较高;
- 长期监测:控制血压、定期复查影像,防止病情进展。
提示:若出现不明原因神经症状且治疗无效,建议尽早排查椎动脉压迫,避免延误。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