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在中医上称为“郁证”或“心悸不寐”,核心病机与肝郁气滞、气血不足相关。传统医学认为长期情绪压力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尤其涉及心、肝、脾三脏,表现为失眠、健忘、烦躁等现代神经衰弱症状。
中医将这类情志疾病归为“七情内伤”,肝气郁结是最常见类型,患者多见胸胁胀满、易怒;气血两虚型则伴随乏力、面色苍白;心肾不交型以失眠多梦、腰膝酸软为特征。治疗上强调疏肝解郁(如柴胡疏肝散)、补益心脾(归脾汤)或滋阴降火(天王补心丹),配合针灸百会、神门等穴位调节气血。
日常调理需注重情志疏导,建议练习八段锦、太极拳舒缓压力,避免过度思虑。饮食可添加百合、莲子等安神食材,忌辛辣刺激。提醒:若症状持续加重,需结合现代医学排查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