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得了重病但没钱治疗,医院通常会根据病情紧急程度采取不同措施:紧急情况必须先行救治,非紧急情况需协商缴费或寻求社会救助。
-
紧急救治优先
若患者生命垂危(如急性外伤、心脏骤停等),医院会开通绿色通道无条件抢救,这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但后续治疗费用仍需补缴或通过其他途径解决。 -
非紧急情况协商处理
慢性病或非危及生命的疾病,医院可能要求预缴费用再治疗。此时可尝试与医院协商分期付款、减免部分费用,或申请院内补助(部分公立医院提供临时援助)。 -
多渠道筹措资金
- 社会救助:向民政部门、慈善机构(如中华慈善总会)申请专项救助金;
- 医保政策:充分利用医保报销,了解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补充政策;
- 亲友与筹款:发起社会募捐(如水滴筹)、向亲友借款以缓解短期压力。
-
低成本替代方案
在资金有限时,可与医生沟通选择性价比高的治疗方案(如国产药物替代进口药),或参与临床试验获取免费治疗机会。
面对重病缺钱的困境,主动沟通、善用资源是关键。及时联系医院社工或当地民政部门,能获得更多针对性援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