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肾脏日定于每年3月的第二个星期四,2025年将落在3月13日。这一全球性健康日由国际肾脏病学会(ISN)与国际肾脏基金联合会(IFKF)共同发起,旨在提升公众对慢性肾病的认知,推动早期筛查与规范治疗,并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以减少患病风险。
-
日期设定与核心意义
选择3月第二个星期四的原因在于春季是人体代谢活跃期,肾脏负担相对加重,此时宣教更易引发关注。该日期设计兼顾全球不同地区季节差异,确保活动覆盖范围最大化。 -
全球活动形式与目标
包括免费肾脏筛查、医学科普讲座、病友交流会等,重点覆盖高风险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数据显示,全球约10%人口受慢性肾病影响,早期干预可降低50%的终末期肾病发生率。 -
中国参与现状与特色
中国医疗机构(如三甲医院肾内科)通常会在当日开展义诊与健康咨询,部分医院推出线上科普直播。例如,亳州市人民医院等机构通过多科室协作,提供肾脏功能评估和饮食指导服务。 -
主题演变与防治重点
历年主题从“控制糖尿病,保护肾脏”到“人人享有肾脏健康”,逐渐从疾病治疗转向全生命周期管理。2025年预计聚焦“儿童肾脏健康”,强调遗传性肾病的早期识别。 -
公众参与建议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尿常规与肾功能检测;普通民众可通过社交媒体转发科普内容(如慢性肾病饮食禁忌)、参与线下健步走等活动,提升自身与家庭的疾病防范意识。
肾脏健康直接影响全身代谢与免疫力,若出现夜尿增多、泡沫尿或持续性腰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 通过肾病日的持续宣教,全球已有超1.2亿人接受过免费筛查,这一行动正逐步扭转“肾病隐匿进展”的认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