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结构特殊,环境应激多
鸡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结合生理结构、环境因素及管理因素综合分析:
一、生理结构特点
-
开放性呼吸系统
鸡的呼吸系统为开放性结构,空气中的病原菌易通过气管、肺直接进入腹腔,且继发感染风险高。
-
气囊系统易扩散感染
鸡拥有9个气囊(胸气囊、腹气囊),空气可通过肺直接进入腹腔,形成全身感染。
-
无汗腺与散热局限
鸡主要通过呼吸散热,抗热能力差,高温环境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二、环境因素
-
气候与温度变化
昼夜温差大、突然降温(如秋冬季节)或高温(夏季)易导致鸡群受凉感冒,引发呼吸道症状。
-
通风与空气质量
通风不良会导致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升高,粉尘飞沫易损伤呼吸道黏膜,降低免疫力。
-
饲养密度与管理
密度高、饲养密度过大易引发病原传播;未及时扩群或转群操作不当也会增加感染风险。
三、应激因素
-
免疫系统负担
疫苗接种、疾病感染或产蛋期疲劳会降低鸡群的抵抗力,使其更易受病原体侵袭。
-
应激反应
温差变化、环境突然改变(如转群、运输)等会引发应激,削弱黏膜屏障功能。
四、免疫因素
-
疫苗免疫不当
超量使用疫苗或免疫间隔期未达标,可能导致病原体潜伏感染,后续引发疾病。
-
亚健康状态
营养不良、慢性疾病(如传染性法氏囊病)或免疫抑制性疾病会削弱鸡群的防御能力。
五、其他因素
-
病原微生物感染
支原体、大肠杆菌、新城疫等病原体可通过飞沫、粪口途径传播,尤其在免疫力低时易引发混合感染。
-
饲料营养不足
蛋白质、维生素(如VA)缺乏会影响黏膜修复,增加病原体入侵风险。
预防措施建议 :
-
优化鸡舍环境,保持通风良好,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
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
加强免疫规划,避免免疫应激;
-
定期检测病原体,及时隔离感染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