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的病理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检查,可达50%-75%,尤其在肿瘤鉴别中优势明显,但并非100%准确,需结合其他检测综合判断。
-
技术原理与优势
免疫组化通过抗原抗体反应标记特定抗原,能精确定位和定量分析组织细胞成分。相比常规病理检查的主观局限性,其可识别微小病变、明确肿瘤分型,显著提升复杂病例的诊断可靠性。 -
实际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肿瘤鉴别(如乳腺癌HER2检测)、感染病原体定位及预后评估。临床中常作为常规病理的补充手段,通过多抗体组合检测进一步提高特异性。 -
局限性及注意事项
假阳性/阴性可能由抗体选择不当、操作误差或设备故障导致。需严格质控流程,并由经验丰富的病理医师结合患者病史和其他检查(如基因检测)综合解读结果。
免疫组化是现代病理诊断的重要工具,但需理性看待其准确性,专业团队和规范操作是确保结果可靠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