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期是指导治疗方案和预后的核心依据。临床分期基于体检、影像学等结果评估肿瘤范围(如TNM系统),病理分期则通过活检或手术标本明确癌细胞特性(如分子分型)。早期患者(0-II期)治愈率高,而晚期(IV期)需综合治疗。精准分期结合分型(如激素受体状态)能实现个体化治疗,显著提升生存率。
乳腺癌临床分期采用国际通用的TNM系统:
- T(肿瘤):按原发灶大小和浸润深度分为T1(≤2cm)至T4(侵犯胸壁或皮肤)。
- N(淋巴结):N0表示无转移,N1-N3对应腋窝或锁骨上下淋巴结受累数量。
- M(转移):M0无远处转移,M1则已扩散至骨、肺等器官。
综合三者划分为0期(原位癌)至IV期(转移性癌),例如IIIA期为T1-3N2M0。
病理分期进一步细化诊断:
- 分子分型:激素受体阳性(ER/PR+)、HER2阳性或三阴性(三者均无),直接影响靶向药选择。例如HER2+患者需联合曲妥珠单抗。
- 组织学分级:低分化(G3)癌细胞增殖更快,预后较差。
提示:分期需结合临床与病理结果,新辅助治疗可能改变分期。定期复查和分子检测能动态优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