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兰花黑腐病的防治需要综合管理措施,包括农业防治、土壤管理、种子处理和化学防治等。以下是具体措施:
一、农业防治措施
-
轮作与品种选择
与非十字花科蔬菜(如禾本科、茄果类)实行2-3年轮作,减少病原菌积累。选择抗病品种(如青1号、2号),并采用无病种苗。
-
土壤管理
-
定植前深翻晒地2-3个月,通过高温杀灭病原菌。
-
雨季及时排水,避免田间过湿导致病害传播。
-
改善根系环境,促进不定根生长,清除病株残骸。
-
-
栽培管理
-
适时播种,避免过早种植导致苗期脆弱。
-
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雨后及时排除积水。
-
适当控制棚内湿度,蕾期用植株叶片遮盖花蕾,防止病菌传播。
-
二、种子处理
-
消毒处理 :
60℃干热灭菌6小时,或55℃温水浸种15-20分钟,后晾干播种。
-
45%代森铵水剂200倍液浸种13-18分钟,阴干后播种。
-
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
-
三、化学防治
-
药剂选择与使用
-
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新植霉素、氯霉素等药剂,间隔7-10天重复2-3次,采收前3天停用。
-
其他可选药剂:20%噻菌铜悬浮剂1500倍液、50%代森锌600倍液、27%铜高尚悬浮剂700倍液。
-
-
安全使用规范
-
避免药剂残留危害,采收前5天停止用药。
-
配合使用新高脂膜等保墒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
四、其他辅助措施
-
清洁田园 :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菌传播。
-
科学施肥 :增施钾肥促进花球紧实,避免过量施用氮肥。
通过综合运用以上措施,可有效控制西兰花黑腐病的发生与传播,保障产量与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