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已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普通门诊及门诊慢特病费用直接结算全覆盖,覆盖区域包括所有省级统筹区和98%以上的地级市,参保人员备案后可在就医地所有联网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刷卡结算。 关键亮点包括:备案地市全覆盖、住院/门诊双通道结算、执行“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以及急诊抢救等特殊情形免备案。
-
覆盖人群与区域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如随迁老人、外出务工人员)、异地转诊人员、临时外出急诊人员等6类群体均可申请。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接入国家医保平台,支持跨省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超50万家,包括三甲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等各级机构。 -
备案与结算规则
- 备案流程简化: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微信小程序线上办理,备案地可选择具体城市或省份(如海南、西藏等省级统筹区)。
- 结算标准统一:药品和诊疗项目按就医地目录报销,起付线、报销比例等按参保地政策执行。例如,深圳参保人在北京就医,药品范围依北京标准,但报销比例仍按深圳规定。
- 急诊特殊处理:急诊抢救费用无需备案即可直接结算,外伤患者需签署《无第三方责任承诺书》。
-
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
- 持码卡就医:使用医保电子凭证或实体社保卡,在备案地任意联网医院结算时仅支付自费部分。
- 双向待遇:长期备案人员可同时在备案地和参保地享受医保,避免“两地空档”。
- 动态更新:2025年起门诊慢特病结算病种新增至15类,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癌症放化疗等。
提示:跨省结算前务必确认备案状态和就医机构是否联网,可通过12333热线或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实时查询。政策持续优化中,建议定期关注参保地医保局最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