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稻稻瘟病的药物选择需根据病害阶段、病情严重程度及种植环境综合判断,以下为常用且效果较好的药剂推荐及使用要点:
一、核心防治药剂
-
三环唑
-
特点 :内吸传导性强,能快速被水稻吸收并传导至全株,是预防稻瘟病的首选药剂。
-
用法 :发病初期每亩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40%稻瘟灵乳油80-100毫升,兑水15公斤喷雾。常与多菌灵、肟菌酯等混用可提高效果。
-
-
稻瘟灵(富士一号)
-
特点 :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兼具预防和治疗作用,对叶瘟、穗瘟等类型稻瘟病效果显著。
-
用法 :发病初期每亩用40%稻瘟灵乳油80-100毫升,或60-75克可湿性粉剂兑水15公斤喷雾。常与三环唑复配使用。
-
-
春雷霉素
-
特点 :对稻瘟病有优异防效,尤其适用于抽穗期和灌浆期施药,对结实无影响。
-
用法 :穗期喷药时,每亩用6000r(6000克/克)可湿性粉剂,或40%春雷霉素乳油6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重病田需间隔7天再喷一次。
-
二、其他有效药剂
-
嘧菌酯 :干扰病原菌细胞壁合成,需避免与其他农药混合使用。
-
多菌灵 :广谱抗真菌剂,适用于预防和治疗,但需检查过敏史。
-
异稻瘟净 :对穗瘟病效果显著,常与三环唑复配使用。
-
吡唑醚菌酯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需在破口期和齐穗期各喷一次。
三、综合防治建议
-
预防为主 :发病前7-10天喷施20%三环唑或40%稻瘟灵,常与多菌灵、肟菌酯混配使用。
-
分阶段治疗 :
-
叶瘟:优先使用春雷霉素或三环唑,病情严重时间隔7天再喷一次。
-
穗瘟/穗颈瘟:在破口期和齐穗期各喷一次,配合三环唑或富士一号。
-
-
轮换用药 :长期使用同一药剂易产生抗药性,建议每年轮换使用不同药剂(如三唑类与咪鲜胺复配)。
四、注意事项
-
安全间隔期 :农药喷洒后需间隔7-10天采收,避免农药残留超标。
-
环境管理 :发病田块应清洁消毒,减少病原菌传播。
通过综合运用上述药剂及管理措施,可有效控制稻瘟病的发生与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