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将会导致病情恶化、传染他人、引发多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接受规范的抗结核治疗,疾病将逐步进展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肺结核不治疗会导致病情迅速恶化。未经治疗的患者会出现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并且会经历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和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自发性气胸、脓气胸、支气管扩张症以及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肺结核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未治疗的病人通过咳嗽或打喷嚏释放出含有结核菌的飞沫,这些飞沫可以在空气中悬浮数小时之久,增加了传染给他人的风险。家庭成员和社会接触者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人群,因此对确诊的肺结核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肺结核不加以控制可能导致其他器官受累。结核分枝杆菌可能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传播到身体其他部位,如骨、脑膜、泌尿生殖器官等,引起诸如骨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多器官损害。
第四,延误治疗还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肺损伤。长时间未治疗的肺结核会导致肺组织发生干酪样坏死,形成空洞,最终导致肺功能丧失。还可能出现胸腔积液、气胸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长期未治疗的肺结核不仅对个人健康构成威胁,还会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成本远高于普通肺结核,同时也会增加家庭和社会的医疗开支。
肺结核如果不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它不仅会加重个体健康状况,还会成为公共卫生问题的一部分。一旦发现疑似肺结核的症状,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并遵循医嘱完成全程治疗,以避免上述风险的发生。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来说,坚持服药直至痊愈是减少疾病传播和保护自身健康的关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