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治疗痛风的核心药方为《伤寒论》中的甘草附子汤,其剂量配伍精准(桂枝15g、炙甘草10g、炮附子25g、白术15g),强调“药简力专”以祛风、寒、湿三邪,临床验证一剂见效。该方通过重用桂枝引药达四肢末梢,炮附子温阳散寒,白术除湿,炙甘草护心,形成协同作用,患者可依据疼痛缓解周期(如发作频率降低)自行验证疗效。
-
经方剂量关键性:倪海厦明确指出剂量不足则无效,炮附子需达25g以上才能深入关节驱寒,桂枝15g助药力游走全身,白术与炙甘草平衡药性。若仅用微量(如炮附子5g),仅能缓解表症,无法根治。
-
辨证与禁忌:痛风局部红肿热痛实为“阳不入阴”的假热真寒证,禁用黄芩、石膏等寒凉药,否则加重潜伏邪气。需通过体质辨识调整剂量,体格壮实者可适当增加桂枝至20g。
-
疗效验证方法:服药后无需频繁检测尿酸,可通过观察发作间隔延长(如从月发2次减至年发1次)或饮用火锅汤无痛感判断痊愈,体现中医“以症为验”的特色。
-
替代方案对比:针对湿热型痛风,倪海厦亦推荐“上中下通用痛风方”(黄柏、苍术各60g研末服6g/次),但甘草附子汤更适用于风寒湿痹型,需根据舌苔(白腻或黄腻)、疼痛性质(冷痛或灼痛)选择。
提示:使用前需专业中医辨证,避免自行增减剂量。痛风缓解后需控制甜腻饮食以防复发,符合“脾肾失衡”致病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