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黄疸的要药是茵陈,这种菊科植物以其卓越的利胆退黄功效被誉为“养肝第一药”,尤其对湿热型黄疸(阳黄)和寒湿型黄疸(阴黄)均有效,临床常配伍栀子、大黄增强疗效,现代研究证实其香豆素类成分是退黄的关键物质。
-
核心功效与作用机制
茵陈性微寒,归肝、胆、脾、胃经,通过清利湿热、促进胆汁排泄消退黄疸。其含有的香豆素类成分(如花期含量最高)能直接调节肝胆功能,缓解黄疸引起的目黄、尿黄及皮肤瘙痒。 -
经典配伍与适用证型
- 阳黄(湿热型):身目发黄鲜明,配伍栀子、大黄(如茵陈蒿汤),加速湿热从二便排出。
- 阴黄(寒湿型):黄色晦暗,常与附子、干姜同用,温化寒湿的同时退黄。
-
现代应用与安全性
除黄疸外,茵陈对传染性肝炎、湿疹瘙痒也有显著效果。内服剂量通常为6~15克,外用可煎汤熏洗。需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长期服用需医师指导。
茵陈作为中医黄疸治疗的核心药物,兼具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验证的双重价值,合理使用可高效缓解症状并促进肝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