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厥的中医治疗以开窍化痰、调理气机为核心,急则治标缓解昏迷,缓则治本消除痰源。关键方法包括急救针刺、中药方剂(如导痰汤)、穴位按摩及长期调理肺脾肾,结合情志与饮食管理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
-
急救处理:突发痰厥时需立即吸痰防窒息,针刺人中、内关等穴位通闭回苏,配合苏合香丸等辛香开窍药丸快速醒神。身体壮实者可刺激咽喉催吐痰涎。
-
中药疗法:
- 导痰汤(半夏、陈皮、茯苓等)燥湿化痰,适用于痰湿内阻;
- 清热豁痰方(竹茹、胆南星等)针对痰热上壅;
- 善后常用补肺汤、参苓白术散调理脾肺,温肾阳药如附子防痰浊再生。
-
针灸与按摩:
- 针刺丰隆穴化痰、足三里健脾,每日1次;
- 按摩膻中、天突穴每日2次,每次5分钟,理气化痰。
-
生活调护:
- 忌肥甘厚味及烟酒,多食梨、枇杷等润肺化痰食材;
- 太极拳、散步等适度运动助气血运行;
- 避免情绪过激,保持环境通风。
痰厥治疗需标本兼顾,急救后务必长期调养脏腑功能,尤其重视脾肺肾的协同调理,方能从根本上减少痰浊生成,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