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锈蚀、支座失效
桥梁定期检查中常见的病害类型可分为结构病害、附属设施病害及环境因素病害,具体表现如下:
一、结构病害
-
裂缝病害
-
类型 :水平裂缝、竖向裂缝、横向裂缝等,常见于主梁、板梁及拱圈。
-
成因 :材料缺陷、温度变化、地基沉降、超载等。
-
危害 :降低承载能力,引发钢筋锈蚀,缩短使用寿命。
-
-
钢筋锈蚀
- 主要影响混凝土结构,导致体积膨胀、混凝土开裂,降低力学性能。
-
混凝土结构损坏
- 表现为龟裂、剥落,严重时形成贯穿性裂缝。
-
钢结构损坏
- 包括断裂、弯曲,常见于吊杆、支撑体系等。
二、附属设施病害
-
桥面系病害
-
裂缝/破损 :桥面铺装出现裂缝、坑洞,栏杆缺损、露筋。
-
排水问题 :排水设施堵塞、坡度不足导致积水。
-
伸缩缝故障 :老化、堵塞或顶死现象。
-
-
支座病害
- 耐久性差、开裂变形,常见于活动支座脱空、移位。
-
防护工程损坏
- 护栏破损、缺失,防撞设施失效。
三、环境因素病害
-
地基沉降
- 引起桥头跳车、结构开裂,与施工质量、地质条件相关。
-
超载与冲击
- 长期超载导致结构变形,车辆冲击引发局部损伤。
-
气候影响
- 温度变化、盐碱腐蚀加速材料劣化。
四、其他关键病害
-
墩台基础损坏 :承重能力下降,需及时加固。
-
桥头跳车 :引道沉降不均导致,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寿命。
检查重点 :主梁、拱圈等承重结构裂缝,支座、伸缩缝的完整性,以及桥面排水、栏杆等附属设施的完好性。通过定期排查与专业检测,可及时制定养护和维修方案,保障桥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