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是唐代“药王”,主治妇科、儿科、内科及疑难杂症,尤其擅长甲状腺肿、脚气病、夜盲症等疾病的防治,并开创了中医妇儿专科先河。
-
妇科与儿科:孙思邈首次提出妇、儿科应独立设科,并撰写《妇人方》《少小婴孺方》,系统总结孕期保健、产后调理及婴幼儿护理方法,如强调孕妇需“心情舒畅”、婴儿需“定时哺乳”。
-
甲状腺肿与脚气病:他针对山区缺碘导致的甲状腺肿,首创用海藻、动物甲状腺治疗;对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提出用谷白皮煮粥预防,比欧洲早千年。
-
夜盲症与营养疗法:发现动物肝脏可治夜盲症(维生素A缺乏),并推广食疗理念,如用牛乳、豆类补充营养。
-
综合疗法与针灸:主张“针药并用”,创“阿是穴”针灸法,结合药物、按摩、导引等综合治疗风湿、痹症。
-
疑难杂症:治疗麻风、痢疾、绦虫等传染病,并发明导尿术、葱叶导尿等创新技术。
孙思邈的医术兼顾治疗与预防,其理念至今仍影响现代医学。若需具体药方或养生建议,可进一步查阅《千金要方》等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