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霍乱病(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突然死亡、高热腹泻、鸡冠发紫及肝脏坏死点。其症状可分为以下三类:
-
最急性型
多发于流行初期,高产蛋鸡常见。病鸡常无前兆突然倒地死亡,或仅表现短暂不安、拍翅抽搐后死亡,病程仅数分钟至数小时,夜间死亡居多。 -
急性型
- 全身症状:精神萎靡、羽毛松乱、缩颈闭眼、体温升高至43-44℃。
- 消化系统:剧烈腹泻,排灰白、黄绿或带血稀粪,饮水量增加但食欲废绝。
- 特征表现:鸡冠和肉髯发绀呈黑紫色,肉髯水肿发热,呼吸急促伴口鼻流涎,1-3天内死亡。
-
慢性型
多见于流行后期或急性幸存鸡,病程长达数周。表现为:- 局部病变:肉髯苍白肿胀、关节化脓性肿大导致跛行,鼻窦炎伴恶臭分泌物。
- 慢性消耗:持续腹泻、消瘦贫血,产蛋量下降或停止,最终衰竭死亡。
若发现鸡群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隔离病鸡并加强消毒,避免疫情扩散。慢性病例虽死亡率低,但易成为传染源,需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