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医保改革需聚焦“降费提效”,通过优化缴费机制、扩大报销范围、强化基金监管等措施,实现普惠性与可持续性平衡。
-
降低个人缴费压力
当前每人每年400元的缴费标准对低收入家庭负担较重,建议将费用降至180元(个人与统筹账户各半),并对特困群体实行财政代缴。探索“按收入分级缴费”或“连续缴费奖励”机制,提升参保积极性。 -
优化报销结构与范围
提高住院起付线至1000-2000元,减少过度医疗;推行“分段累进报销”,大病5万元以上部分全额报销(封顶20万),基层医院报销比例保持80%以上。同步扩大药品目录,覆盖常见病与慢性病用药。 -
推动医保资金累积与流转
允许个人账户资金逐年累积,未使用部分可结转或兑换健康服务,避免“清零”挫伤参保意愿。借鉴社保模式,对长期缴费者提高报销比例或提供额外补贴。 -
强化省级统筹与监管效能
以省级为单位核算医保基金,动态调整收支平衡,严控骗保与过度医疗。推行医药分开、指导性定价,降低药品和检查费用,提升基金使用效率20%以上。
改革需兼顾公平与效率,通过结构性调整减轻群众负担,同时确保医保基金长期稳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