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人的康复治疗需分阶段进行,关键在于急性期稳定生命体征、恢复期强化主动训练、后遗症期综合功能维护,结合现代康复手段与传统中医疗法,长期坚持才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
急性期(发病2周内)
以生命体征稳定为前提,重点是通过正确摆放肢体位置、被动关节活动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同时开始床旁语言训练,为后续康复奠定基础。 -
恢复期(发病后2周至6个月)
70%的功能恢复在此阶段完成,需积极采用主动训练,如作业疗法(日常动作模拟)、运动疗法(器械辅助)、针灸刺激等,并逐步加入吞咽、言语及认知训练,减少后遗症影响。 -
后遗症期(6个月后)
侧重功能代偿与生活适应,持续进行运动康复(如平衡训练防跌倒)、语言矫正,配合中药、艾灸等中医疗法,提升长期生活自理能力。
康复是持久战,患者需保持信心,家属应参与监督,定期评估调整方案,才能最大化恢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