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毒(HIV)感染72小时内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症状,但极少数人可能在2-4周后出现急性期症状如发热、皮疹或淋巴结肿大。 关键点在于:HIV感染存在"窗口期",72小时内病毒尚未大量复制,常规检测也无法检出,但高危暴露后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可有效预防感染。
-
72小时内的真实情况
病毒进入人体后需48-72小时才能感染局部免疫细胞,此时人体免疫系统尚未产生明显反应。多数人完全无不适,少数可能出现轻微乏力或咽喉不适,但这些症状无特异性,容易被忽略。 -
需要警惕的后续症状
- 发热(37.5-39℃持续1-2周)
- 红色斑疹(多出现在躯干部位)
- 颈部/腋窝淋巴结无痛性肿大
- 口腔溃疡或鹅口疮反复发作
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后2-4周出现,属于急性期反应,但约20%感染者始终无症状。
-
黄金阻断窗口期
发生高危行为(如无保护性行为、针具暴露)后:- 24小时内服用阻断药效果最佳
- 72小时内仍有效,超过72小时成功率显著下降
- 需连续服用28天,不能间断
出现可疑暴露不要等待症状,应立即前往传染病医院获取专业评估。即使服用阻断药,仍需在暴露后6周、3个月进行HIV抗体检测确认结果。日常预防更重要:正确使用安全套、拒绝共用针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有创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