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系统赋码是一种将医保相关机构、人员、药品、耗材等信息通过统一规则进行编码,形成全国医保“通用语言”的技术手段,旨在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精准管理。
1. 医保系统赋码的核心作用
- 实现信息标准化:通过编码规则,将医保疾病诊断、药品、耗材等信息分类并统一编码,解决过去各地标准不统一、数据难以互认的问题。
- 提升管理效率:赋码后,医保信息可在全国范围内共享,优化跨省异地就医、医保结算等流程。
- 加强基金监管:通过药品追溯码等赋码方式,确保药品流通和使用的可追溯性,防止骗保和假药问题。
2. 具体应用场景
- 药品追溯码:每盒药品具有唯一追溯码,扫码后可获取药品流通和销售信息,保障用药安全。
- 定点医药机构管理:医保定点医院、药店等机构通过赋码实现精准监管,确保医保基金合理使用。
- 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统一编码使异地就医结算更加便捷高效。
3. 政策背景
- 国家医保局制定了15项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包括药品、耗材、医疗服务项目等,目前已覆盖全国医保系统。
- 2025年,国家医保局计划全面推进“码上”严监管,进一步强化医保基金安全和信息共享。
4. 未来发展方向
- 覆盖范围扩大:逐步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和全场景应用,确保医保基金和用药安全。
- 技术升级: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医保管理,提升服务效率。
医保系统赋码作为医保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石,不仅提升了医保基金监管效能,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的医疗服务。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政策的完善,医保系统赋码将在医疗保障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