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申请康复治疗的程序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综合各地政策及流程要求整理如下:
一、康复申请提出
-
申请人资格
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本人或其近亲属提出康复申请。
-
提交材料
需携带身份证、社保卡、工伤认定书、治疗病历等材料至当地社保部门或工伤康复定点医疗机构。
二、康复资格确认
-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评估
社保部门将材料提交至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由委员会根据伤情、功能障碍程度及康复价值确认是否具备康复条件。
-
康复服务协议机构评估
部分流程中,工伤康复服务协议机构会先进行初步评估,出具康复诊断意见。
三、康复治疗实施
-
签订协议
经确认后,职工需与康复机构签订《工伤康复服务协议》,明确治疗项目、费用结算等条款。
-
费用支付
符合规定的早期康复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后期自费。
四、康复期间管理
-
定期评估与调整
康复期间需定期进行康复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
变更管理
若需变更康复机构,需提前15日内向社保部门申请,否则产生的院外费用不予报销。
五、与其他流程的衔接
-
工伤认定前置 :需先完成工伤认定(通常需60日内提出申请)。
-
终止条件 :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无康复价值,或职工主动终止劳动关系,康复将终止。
注意事项
-
不同地区具体材料要求可能略有差异,建议提前咨询当地社保部门。
-
康复期间应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治疗方案。
以上流程综合了全国通用规范及地方性操作指南,具体以当地最新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