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运用山茱萸治疗肝病的核心在于其“酸敛补肝、阴阳双补”的独特功效,既能收敛肝气防元气耗散,又能通利血脉调畅气机,尤其适合肝虚漏泻(如盗汗、遗精)及肝郁化火等证型。
-
酸敛固脱,补肝防漏
山茱萸味酸入肝,通过收敛作用防止肝气过耗导致的元气外泄。张锡纯认为其“敛正气不敛邪气”,对肝虚引发的盗汗、遗尿、月经淋漓等“漏证”效果显著,常大剂量(50-100克)煎服以急救固脱。 -
阴阳双补,调和肝体
山茱萸性微温却兼具滋阴补阳之效,契合“肝体阴而用阳”的特性。既能滋养肝血(体阴),又能疏泄相火(用阳),改善肝血不足兼气机郁滞导致的胁痛、筋脉拘急。 -
通涩并用,解郁不助火
不同于单纯收敛药,山茱萸“收涩中具条畅之性”,可流通九窍血脉,缓解肝郁化火引起的急躁易怒。张锡纯强调其酸味生津可平息肝火,避免传统疏肝药耗阴的弊端。
提示:山茱萸需辨证使用,肝火炽盛或湿热内蕴者慎用,日常调理可配伍枸杞增强补肝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