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拴系椎管内脂肪瘤手术是治疗因脂肪瘤压迫或粘连导致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的关键手段,其核心目标是解除脊髓牵拉、恢复神经功能并防止病情恶化。手术需在显微镜或激光刀辅助下精准分离脂肪瘤与神经组织,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最大限度保护神经功能,术后需长期随访以评估排尿、排便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
手术适应症与紧迫性:当患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下肢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或疼痛时,需尽早手术干预。延迟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尤其是儿童患者,早期手术可显著改善预后。
-
术前精准评估:MRI是确诊的金标准,需明确脂肪瘤位置、与脊髓/神经根的粘连程度,并排除合并畸形(如脊髓脊膜膨出)。同时需通过尿动力学、肌电图等评估神经功能损害程度。
-
术中关键技术:
- 显微分离与激光刀应用:高倍显微镜下辨别“白板”(脂肪瘤-脊髓界面),接触式激光刀可汽化脂肪并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
- 神经电生理监测:实时监测神经根功能,避免误伤导致术后功能障碍。
- 硬脊膜重建:人工脑膜修补缺损,防止脑脊液漏和再粘连。
-
术后康复与随访:术后需密切观察下肢肌力、二便功能恢复情况,部分患者需康复训练。定期MRI复查可早期发现再拴系或脂肪瘤复发。
提示:此类手术对主刀医生的经验与设备要求极高,建议选择具备小儿神经外科专科的医疗中心就诊。若患儿出现遗尿、便秘或步态异常,应尽早排查脊髓拴系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