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年医保新规定在多个方面有重要调整: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变化,设置参保等待期及奖励机制,扩大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推动特定人群参保及优化村卫生室医保结算等。
缴费标准调整
2024 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分别较上年增加 30 元和 20 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 670 元和 400 元 。这是自 2016 年以来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新增首超个人缴费新增,居民个人缴费增幅适当降低。
参保等待期及奖励机制
- 等待期设置:2025 年起,除新生儿等特殊群体外,对未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参保或未连续参保的人员,设置参保后固定等待期 3 个月。未连续参保的人员,每多断缴 1 年,在 3 个月的固定等待期基础上,再增加 1 个月的变动等待期。不过,参保人可通过缴费修复变动等待期,缴费参照当年参保地的个人缴费标准,每多缴纳 1 年的费用可以减少 1 个月的变动等待期。
- 连续参保奖励:对连续参保的人员给予每年至少 1000 元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奖励。断缴之后再次参保的人员,连续参保年数重新计算。不连续参保,不仅无法参保后立即享受报销待遇,还会损失连续参保奖励 。2025 年前没参保的人员不受影响,待遇等待期政策从 2024 年缴费参加 2025 年基本医保起执行。只要从 2024 年年底起每年都在集中征缴期参加居民医保,就不会有待遇等待期。若原来正常参保,但 2024 年年底集中征缴期未参保缴费,2025 年就会有待遇等待期。
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扩大
- 共济人员范围: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用于支付其近亲属发生的符合个人账户使用范围规定的相关费用。按照《民法典》规定,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且近亲属应为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不仅能帮近亲属缴纳居民医保费用,若这些近亲属是参保人,在报销医疗费用时,也能使用关联的职工医保参保人的个人账户资金 。
- 共济地域范围:2024 年年底前力争实现所有省份省内跨统筹区个人账户共济,2025 年加快探索推动跨省个人账户共济。需注意,职工医保个人账户里的钱可以共济,但卡(码)不能共用。个人账户支付权限中,默认参保人异地就医不使用个人账户支付,需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 App 开通权限,开通后才可使用 。
推动特定人群参保及村卫生室医保结算优化
推动落实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社会保障卡申领等 “出生一件事” 集成化办理,促进监护人为新生儿在出生当年参保。特大城市、超大城市落实持居住证参保政策,推动外地户籍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在常住地参加居民医保。鼓励大学生在学籍地参加居民医保并抓好扩面工作。超大城市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医保的户籍限制,做好其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医保工作。适应就业形式多样化,研究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方式。将自愿申请且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结算范围,推动实时结算,并推进村卫生室合理配备国家集采药品,方便农村居民就近看病就医,更好推进分级诊疗 。
了解这些 30 年医保新规定,有助于大家更好地享受医保福利,及时参保、合理利用医保个人账户,保障自身及家人的医疗权益。若对具体规定存在疑问,建议咨询当地医保部门以获取准确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