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保自负段计算的核心逻辑是:先扣除起付线金额,剩余部分按医院等级和个人身份对应的比例自付。在职职工门诊起付线为500元,退休人员分200元(2000年前退休)或300元(2001年后退休);住院起付线一级医院50元、二级100元、三级300元。超过起付线后,门诊费用在职职工自付20%-30%(医院等级越高比例越高),退休人员自付10%-20%;住院费用在职职工自付15%,退休人员自付8%。
-
起付线差异
门诊与住院起付线独立计算。门诊方面,在职职工统一500元,退休人员按退休年份分为200元或300元;住院方面,一级医院50元、二级100元、三级300元,退休人员无额外优惠。 -
分段报销规则
门诊采用“三段式”:先用个人账户资金支付,用完后进入自负段(即起付线),超出自负段的部分按比例报销。例如,在职职工在三级医院门诊花费6000元,若个人账户有2000元,则自付金额为:元。 -
医院等级影响
一级医院报销比例最高,三级最低。在职职工门诊报销比例一级80%、二级75%、三级70%;退休人员相应提高5%-10%。住院报销比例在职职工85%,退休人员92%。 -
特殊群体优待
2000年前退休人员享受更低起付线(门诊200元)和更高报销比例(门诊最高90%)。城乡居民医保起付线更低(如学生300元),但报销比例较职工医保低10%-20%。 -
年度限额与补充保障
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年度最高支付63万元,超限部分可报销80%。另有大病保险,对重症患者自付部分再报销60%-65%。
提示:实际计算需结合个人账户余额、就医记录等,建议通过“随申办”实时查询或拨打医保局热线021-12393核实。合理选择一级医院可显著降低自付成本,尤其对慢性病患者更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