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目录涵盖3159种药品,包括西药、中成药、谈判药品和中药饮片,其中甲类药品全额报销、乙类药品需自付部分费用,且每年动态调整新增临床急需药物(如2025年新增91种)。
-
药品分类与覆盖范围
医保目录分为西药(1765种)、中成药(1394种)、协议期内谈判药品(427种)和中药饮片(892种)。西药和中成药进一步分为甲类(临床必需、价格低)和乙类(疗效确切、价格较高),例如高血压药阿利沙坦酯氨氯地平片为新增谈判药品,糖尿病用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属于乙类。 -
动态调整机制
国家医保局每年调整目录,优先纳入临床急需、价格合理的药品。2025年新增的91种药品中,26种为肿瘤用药(含4种罕见病)、15种慢性病用药(如糖尿病)、13种罕见病用药,抗感染药和中成药分别新增7种和11种。 -
查询与使用指南
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或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输入药品名称即可查询报销类别。例如,搜索“司美格鲁肽”可显示其限用于特定2型糖尿病患者,报销比例因乙类身份需自付部分费用。
提示:目录外药品(如滋补类、美容减肥药)不报销,建议优先选择甲类药品以降低自费比例,并及时关注年度调整新增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