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产可降解支架部分型号已纳入医保,但需满足特定适应症和医院采购目录要求,报销比例因地区政策存在差异。
核心要点:
-
医保覆盖现状
- 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三甲医院率先将生物可吸收支架纳入医保试点,报销比例约50%-70%;
- 非试点地区需自费或通过商业保险补充,部分省份将其列入“特需诊疗项目”暂未报销。
-
报销条件限制
- 仅限用于冠状动脉狭窄≤70%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且需提供术前影像学评估报告;
- 支架型号须为医保目录内产品(如某国产品牌X支架),进口可降解支架普遍未纳入。
-
未来趋势
- 2025年起国家医保局将逐步扩大可降解支架适应症范围,预计2026年实现省级医保全覆盖;
- 患者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实时查询本地报销政策及定点医院名单。
提示: 术前务必与主治医生确认支架型号是否在医保目录,并保留完整病历资料以便报销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