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癫痫是由明确病因(如脑损伤、肿瘤、感染等)引发的慢性脑部疾病,核心特征为反复发作的异常放电。与原发性癫痫不同,其发作直接关联于可查的脑部病变,需针对性治疗原发病因。
关键特点解析
-
病因明确
常见诱因包括:脑外伤(如车祸后遗症)、脑血管疾病(中风后)、脑肿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炎/脑膜炎)、先天性脑发育异常等。部分代谢性疾病(低血糖、尿毒症)也可能触发。 -
症状多样性
发作表现取决于脑损伤部位:- 颞叶病变易引发意识模糊、自动症(无意识咀嚼、摸索动作);
- 额叶损伤多导致强直-阵挛发作(全身抽搐);
- 局灶性发作可能仅表现为单侧肢体抽动或感觉异常。
-
诊断依赖综合检查
- 影像学检查(MRI/CT)定位脑部结构性异常;
- 脑电图(EEG)捕捉异常放电模式;
- 血液/基因检测辅助排查代谢性或遗传因素。
-
治疗需双管齐下
- 控制癫痫发作: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左乙拉西坦)是基础,约60%患者可通过药物有效控制;
- 根除病因:手术切除肿瘤、抗感染治疗、纠正代谢紊乱等,部分患者病因解除后发作可完全消失。
注意事项
早期干预至关重要——未控制的癫痫发作可能加重脑损伤。若出现不明原因抽搐、短暂意识丧失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排查潜在病因。通过规范治疗,多数患者可显著减少发作频率,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