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上海看病报销需根据就医类型(门诊/住院)和医疗机构级别准备材料,通过直接结算或事后报销完成,关键点包括:市内定点机构直接刷卡、异地就医需转诊备案、特殊病种需额外审批。
-
门诊报销
- 在上海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时,持新农合医疗证、身份证直接刷卡结算,门诊费用超过家庭账户金额后需自付。若在非定点机构就诊,需先自费再凭发票、医疗证等材料回参保地报销。
-
住院报销
- 本地住院:在上海市内定点医院住院,出院时直接结算,起付线一般为150-350元,超过部分按比例报销(通常60%-75%)。
- 异地住院:若需转诊至上海三级医院,需提前在参保地办理转诊备案,出院后携带住院发票、费用清单、出院小结等材料回参保地报销,起付线更高(约700元),报销比例降至40%左右。
-
特殊病种报销
- 如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需持县级及以上医院诊断证明、检查报告等,向参保地申请特殊病种门诊审批,获批后门诊费用可按住院标准报销,起付线300元,分段补偿(10%-30%)。
-
意外伤害报销
- 需额外提供村委会盖章的意外伤害证明及医院病案记录,否则可能无法受理。
报销时注意材料齐全(如医疗证、身份证、转诊单等),封顶线一般为2万元/年。建议提前咨询参保地政策,确保流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