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公司缴纳部分直接进入社会统筹账户,用于全体参保人的医疗费用共济(如住院报销),个人账户仅存入员工自缴部分(2%)。关键点:①公司缴费比例6%-12%不等但不划入个人账户;②统筹账户实行"大数法则"保障大病支出;③个人账户资金归个人所有可结转。
我国医保实行"统账结合"模式,公司缴纳的医保费全部纳入统筹基金池。以职工医保为例,若缴费基数为1万元、公司费率8%,每月800元直接进入统筹账户,而员工自缴的200元(2%)存入个人医保卡。统筹账户具有再分配功能,优先支付起付标准以上的住院费用、门诊慢性病等大额支出,确保"病有所医"的资金储备。例如癌症患者年度报销50万元,实际来自千万参保人的资金汇集。
个人账户资金虽可自由用于门诊购药,但公司缴纳部分绝不划入。部分省市允许家庭共济使用个人账户余额,但统筹账户始终严格执行专款专用。退休人员因停缴保费,每月由统筹账户按比例划拨资金至其个人账户,这笔钱本质上仍是公共基金转移支付。改革中的"门诊共济"制度正逐步提高统筹账户对普通门诊的报销比例,强化风险共担机制。
医保资金流向体现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原则。公司缴费形成的统筹基金如同"蓄水池",年轻健康群体缴费支撑老年病患的医疗需求,未来自身也可享受同等保障。值得注意的是,灵活就业人员需自行承担原公司缴费部分(约8%),但同样仅2%计入个人账户。所有参保人都可通过医保局官网查询缴费明细及账户划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