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病损的晚期症状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运动障碍、感觉缺失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包括肌肉萎缩、垂腕垂足、感觉减退呈“手套-袜套”样分布,以及排尿障碍等不可逆损害。
-
肌肉萎缩与运动功能丧失:晚期患者常见远端肌肉(如手部骨间肌、下肢胫前肌)显著萎缩,导致垂腕、垂足或肢体畸形。肌束颤动和痛性痉挛频发,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使日常活动(如行走、抓握)完全受限。
-
深度感觉障碍:肢体远端对称性深浅感觉减退或缺失,麻木、刺痛感蔓延至四肢近端,夜间加剧。触觉和温度觉几乎消失,呈“手套-袜套”样分布,易引发无痛性创伤或感染。
-
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出汗异常(无汗或多汗)、皮肤颜色改变(发红或发绀)及温度调节失调常见。晚期可伴直立性低血压、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尿潴留、便秘),甚至心脏节律异常。
-
疼痛与共济失调:顽固性灼痛或电击样疼痛对常规止痛药无效。感觉性共济失调导致步态不稳,行走摇晃,需依赖辅助工具。
提示:晚期症状提示神经结构不可逆损伤,需尽早干预原发病(如控制血糖、补充维生素)并联合康复训练延缓进展。定期监测并发症(如足部溃疡)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