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目录分类主要分为以下三类,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一、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
-
甲类药品
-
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且同类药品中价格最低的药品
-
全额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患者只需支付规定比例的自付费用
-
例如:阿司匹林、二甲双胍、连花清瘟等
-
-
乙类药品
-
临床治疗可选、疗效显著,但同类药品中价格较高的药品
-
需患者自付10%-30%的费用后,余下部分纳入医保报销
-
例如:部分靶向药(舒沃替尼)、免疫药(卡度尼利单抗)等
-
-
丙类药品
-
不在甲类目录中的药品,通常为高价药品或特殊用药
-
需全额自费,医保不予报销
-
二、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目录
涵盖临床必需、安全有效、费用适宜的医疗技术劳务项目和诊断治疗项目,分为全额报销和部分报销两类:
-
全额报销项目 :如普通门诊、住院床位费、部分手术等
-
部分报销项目 :如特殊检查、高端诊疗设备使用等
三、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设施目录
主要报销普通床位费,而VIP病房、特需部等高端服务需自费
补充说明
-
目录调整机制
-
国家会定期调整药品目录(如2025年新增91种药品),调出临床替代或长期未供应的药品
-
乙类药品调整比例不得超过国家总数的15%
-
-
其他分类维度
-
按药物类型 :西药1398种、中成药1336种、民族药95种
-
按治疗领域 :肿瘤、慢性病、罕见病等31个领域保障水平提升
-
通过以上分类,医保制度既能保障基本医疗需求,又能通过差异化的报销政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