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省医保一般不能直接报销外省就医费用,但可通过异地就医备案或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实现跨省结算。 关键点包括:备案后直接刷卡结算、急诊特殊情况可先垫付后报销、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已试点门诊免备案。
目前全国90%以上三级医院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覆盖住院和普通门诊。需提前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小程序备案,选择就医地即可生成电子凭证。备案有效期通常为6-12个月,长期驻外人员可办理长期备案。急诊未备案的情况,需保留所有票据回参保地手工报销,流程约15-30个工作日。
长三角(江浙沪皖)等地区已实现普通门诊免备案直接结算,京津冀地区试点高血压等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新农合参保者需注意,部分省份尚未开通门诊跨省结算,住院报销比例比本地低10%-20%。建议在外省长期居住者办理居住证后变更参保地,可享受当地同等报销待遇。
跨省就医前务必确认医院是否接入国家平台,避免自费垫付压力。部分三甲医院要求备案时精确到院区(如"北京协和医院东院")。若参保地和就医地医保目录不同,按"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比例"执行结算,目录外药品需自费。现在起可通过手机随时办理备案,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