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本地医保支持异地就医住院,参保人可在全国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实现直接结算,大幅减少资金垫付压力。
一、备案流程简化
- 备案渠道:参保人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微信小程序“国家异地就医备案”等线上渠道,或线下医保服务站办理备案手续。
- 备案类型:包括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异地转诊人员及其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
- 即时备案: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可通过医保码或社保卡扫码完成即时备案。
二、直接结算范围扩大
- 住院费用结算: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覆盖8.27万家定点医疗机构,2024年一季度结算325.13万人次,同比大幅增长。
- 门诊慢特病:新增5种门诊慢特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跨省直接结算病种范围增至10种。
- 药店购药:跨省联网定点零售药店数量已达38.3万家,支持医保码或社保卡直接结算。
三、报销比例及注意事项
- 报销政策:跨省异地住院报销比例与参保地同级别医疗机构基本一致,但部分特殊情形(如未转诊)可能降低报销比例。
- 资金垫付:2024年直接结算减少参保群众垫付金额达1947.25亿元,同比提升26.71%,显著减轻个人负担。
- 备案有效期:长期备案通常有效期为一年,临时备案视具体情形而定。
四、常见问题解答
- 备案后能否撤销:备案成功后,参保人可随时通过原备案渠道撤销或变更备案信息。
- 未备案能否报销:未备案的跨省住院费用需回参保地手工报销,报销比例可能降低。
- 医保码使用:医保码支持全国联网定点医药机构扫码结算,无需携带实体社保卡。
五、政策趋势与未来展望
- 优化服务:2024年政策强调异地就医备案的便捷性和服务均等化,逐步推进“先备案、后结算”的规范化管理。
- 技术支持:全国医保信息平台联网逐步完善,未来更多医疗机构和药店将加入联网范围。
- 覆盖人群:政策覆盖更多异地就医人群,特别是长期居住和慢性病患者,异地就医体验进一步提升。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的推进,不仅提升了医保服务便利性,还切实减轻了参保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建议参保人提前完成备案,确保异地住院费用能够顺利结算,享受医保政策带来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