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医保局科室设置因地区政策和管理需求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通常包含以下核心科室及职能模块:
一、综合管理类
-
办公室
-
负责机关日常运转,包括文电处理、会务组织、机要保密、档案管理、信访接待、安全保障等。
-
承担政务公开、信息统计、新闻宣传、人事管理、机构编制、党群工作等综合性任务。
-
-
规划财务股
-
负责医疗保障工作规划编制、预算管理、财务核算、资产管理及内部审计。
-
推进医疗保障信息化建设和支付方式改革。
-
二、政策执行与监管类
-
医疗保障股
-
组织实施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等政策,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待遇标准。
-
监督定点医疗机构、药店服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推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
-
医药服务与定价采购股
-
管理医保目录、支付标准及动态调整机制,制定准入谈判规则。
-
组织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及结算管理,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
三、基金监管类
-
医疗保障结算股/医保征缴股
负责医疗保险费用征缴、待遇审核、个人账户管理及基金支付结算。
部分机构还承担异地就医管理、长期护理保险等专项业务。
四、其他专项类
-
人事股/队伍建设股
负责机关及下属单位人员招聘、培训、考核及党群工作。
-
法规股/政策研究股
研究拟订医疗保障政策,承担合法性审查及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
-
监督股/风险防控股
建立医疗保障基金安全防控机制,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五、机构设置示例(某县医保局)
-
办公室 (综合协调)
-
医疗保障股 (政策执行)
-
医药服务与采购股 (目录管理)
-
财务股 (资金监管)
-
人事股 (队伍建设)
总结
县级医保局科室设置以保障基金安全、提升服务效率为核心,通过分工协作实现政策落实与监督管理。具体配置需结合当地医保覆盖范围、服务需求及管理能力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