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大病报销是指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基础上,对个人负担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补偿的医疗保障制度。其核心作用是减轻因重大疾病导致的经济负担,防止因病致贫或返贫。具体可分为以下要点:
一、保障对象与目的
-
保障对象 :覆盖所有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居民,包括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
-
核心目标 :通过“二次报销”机制,降低重大疾病患者的自费比例,避免因高额医疗费用引发家庭经济危机。
二、报销规则与比例
-
起付线 :13000元,即个人负担费用超过13000元部分方可申请报销。
-
报销比例 :
-
13000-10万元:60%补偿
-
10万-20万元:65%补偿
-
20万-30万元:70%补偿
-
30万元以上:75%补偿
-
-
封顶线 :每年最高40万元。
三、报销流程与材料
-
报销范围 :仅限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
-
所需材料 :医疗出院结算凭证(原件)等。
-
报销流程 :参保人员需向医保机构提交材料,经审核后按比例报销。
四、与其他医疗保障的衔接
-
大病医保属于基本医保的补充,两者共同构成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
部分地区将大病医保与医疗救助、商业补充保险等衔接,形成综合保障机制。
五、政策意义
通过“二次报销”,大病医保有效降低了约50%-75%的合规自费费用,显著减轻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有27个省开展大病医保,覆盖超7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