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医保个人账户新规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个人缴费比例调整,账户资金可家庭共济使用,门诊报销范围扩大。
一、医保个人账户计入方式调整
-
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 改革前,单位缴纳的医保费用有一部分会划入个人账户。
- 改革后,单位缴费全部计入统筹基金,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
个人缴费比例调整:
- 在职职工个人账户由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计入,计入标准为本人参保缴费基数的2%。
- 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由统筹基金按定额划入,划入额度为当年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的2%左右。
二、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扩大
-
家庭共济使用:
- 个人账户资金可以用于支付参保人员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
- 也可以用于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 还可用于配偶、父母、子女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等个人缴费。
-
跨省共济使用:
- 医保个人账户可以跨省用于本人近亲属缴纳居民医保和报销医疗费用。
- 通过医保钱包,可以实现近亲属间医保钱包转账、就医购药费用结算、居民医保个人缴费等业务场景。
三、门诊报销范围扩大
-
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
- 改革后,职工医保参保人员的门诊费用可以通过统筹基金报销,而不仅仅是通过个人账户支付。
- 报销比例因地区而异,但通常在50%以上。
-
门诊报销年度限额增加:
- 改革后,门诊报销的年度限额有所增加,具体数额因地区而异。
四、其他调整
-
清除不合理限制:
- 改革后,医保中的一些不合理限制将被清除,如医院拒收参保患者、强制患者出院等行为将得到整治。
-
延长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时间:
- 部分地区延长了城乡居民医保的缴费时间,方便参保人员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缴费时间。
通过这些改革,医保个人账户的资金使用更加灵活,门诊报销范围扩大,有助于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减轻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负担。